-
为政之道,修身为本
-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干 […]
2021-1-15 9:42
-
“大同”理想的文化解读
-
《礼记·礼运》中有一段著名的论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 […]
2021-1-8 9:20
-
-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诗经》中的为君之道(三)
-
与君主自身修养相关联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用人问题,识人用人是政权存废的生命线。子曰:“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 […]
2020-12-25 9:55
-
-
孟子修身观念的源头
-
中国哲学中对修身观念的关注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尤其是先秦儒家。早期儒家中,尤其重视和强调修身的是孟子。孟子提出 […]
2020-12-18 10:17
-
-
“德润身”:理解儒家的核心命题
-
作为儒家四书之一的《大学》提出“德润身”的命题,这对于儒家思想系统而言,可谓画龙点睛之举。“德润身”,是儒家传 […]
2020-12-4 10:09
-
-
从《家范》看古代政德培育
-
《家范》是司马光所著家训,因司马光身后受赠温国公,又被称为《温公家范》。《家范》共十卷十九篇,首载《周易·家人 […]
2020-11-30 10:30
-
通过学习达到“能定能应”境界
-
——“荀子·劝学篇”中的治学之道 荀子,名况,是战国末年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世人尊称“荀卿”。他继承 […]
2020-11-18 11:06
-
-
“中庸”中的进取精神
-
理解“中庸”是理解儒学乃至中国哲学的重要一环。在谈及“中庸”时,人们常常将其与“进取”对立起来。“中庸”与“进 […]
2020-11-9 10:23
-
-
不患无位 患所以立
-
《论语》云,“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是,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足以胜任职位的本领。之于当下,就是告诫我们, […]
2020-11-5 14:29
-
-
中华法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法文化虽遇百折而不挠,勇克时艰,代有兴革,形成了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影响深 […]
2020-10-26 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