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落到实处 

2024-06-14 来源:解放军报2024年6月13日第07版:思想战线 作者:蔡 璐 字号: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坚持严字当头、依法抓建,就是要以严明的法治和纪律凝聚铁的意志、锤炼铁的作风、锻造铁的队伍。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要立起领导干部模范带头导向、强化党委机关依法抓建能力、提升基层部队军事治理效能,从而形成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的良好局面。

立起领导干部模范带头导向。习主席明确指出,从严治党、从严治军,要害是从严治官。军队各级领导干部作为依法治军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做依法治军的带头人,固牢法治信仰、维护法治权威,以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的良好形象和严实作风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学法用法。积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把提高法治素养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养成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思维习惯。规范自身言行。坚决摒弃特权思想、反对特权现象,带头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军委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主动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习惯在被监督下工作和生活。发挥示范效应。带头深入学习领会习主席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重要论述,严格对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要求修身立德强能,以实际行动维护法纪权威,带动形成遵纪守法好风气。

强化党委机关依法抓建能力。一个单位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落实情况与党委机关的决策水平和抓建能力密切相关。如果对基层基本状况不掌握,对官兵实际需要不了解,对抓建工作不上心,必然导致基层治理效能低下。各级党委机关作为基层建设的筹划者、抓建力量的协调者、工作落实的推动者,要带头改进工作方式,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坚持层级管理。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始终掌握工作主动权和把握正确方向,而不是事无巨细、大包大揽,使基层建设陷入“越包越靠、越靠越弱、越弱越包”的恶性循环,要把党委机关该干的事干好,把该尽的责尽到,形成合力抓建、顺畅高效的工作格局。落实岗位责任。按照确定目标、分解责任、分工到人、严格奖惩的思路,结合本单位实际搞好总目标的分解细化,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岗具体人,督促各级机关及具体职能部门依法实施指导。完善制度机制。针对“土政策”“土规定”等禁而不绝的基层治理难题,要拿出行之有效的整改举措,使法规制定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坚持依法抓建。注重发挥法治在基层建设中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及时掌握、依法处理、科学指导基层治理问题,坚决克服命令式、经验式、运动式抓建套路和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现象。

提升基层部队军事治理效能。军事治理,基础在基层,主体在官兵。一线带兵人作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贯彻落实的末端,要在处理和解决基层治理问题的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夯实部队建设根基。瞄准战斗力从严治训。要强化基层部队和一线带兵人按纲施训、从严治训观念,始终把严的基调贯穿训练全过程,把实战要求落实到军事法治建设各方面,通过全面加强军事治理提高打赢现代战争能力。严肃训风考风演风,坚决破除演训场上的形式主义、虚假之风,对训练掺水分、演习走过场、考核弄虚作假、消极保安全等不良现象保持“零容忍”态度,做到治训先治虚、打赢先打假、求胜先求实,使战斗力建设始终朝着能打仗、打胜仗方向迈进。从严从紧纠风除弊。要把正风肃纪反腐压力传导到基层,深入纠治官兵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在敏感问题上阳光透明,在官兵关心关切上公正公道,真正形成以法治促建设、抓工作强法治的良性循环。提升法治教育质效。针对当前基层法治教育中存在的官兵运用法律解决问题意识和能力不强等问题,一方面,要强化基层法治教育,将法治融入日常,在自觉守法、依法自律的同时,提高依法办事、依法确权、依法维权意识,强化法治自行能力;另一方面,要运用灵活多样的工作思路传播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让基层法规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具时代感、更富感召力。突出关爱帮带。坚持严格要求同关心关爱相结合,将法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尊干爱兵、兵兵友爱活动,培养官兵甘苦与共、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为基层法治治理夯实思想和情感根基。

(作者单位:武警特种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