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指挥员战场领悟力 

2024-07-25 来源:《解放军报》2024年7月25日第07版:军事论坛 作者:晨 风  李 涛 字号:

战场领悟力,是通过主观能动性对军事对抗活动的分析、理解和把握的本领,反映了指挥员对作战本质、作战设计等的认知和把握程度。随着军事对抗背景越来越复杂、攻防作战越来越激烈、作战节奏越来越快,战场领悟力已经成为指挥员综合素养的关键内容。作为组织指挥作战的主要实施者,各级指挥员只有具备洞察全局、领悟意图、研判趋势、掌控底数等综合能力素质,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中灵活运筹、抢占先机、速决制胜,从而达成预期作战目的。

掌控全局形势。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作战全局,决定着作战总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指挥员应善于从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作战对手、外援支持等方面,细微洞察作战全局发展变化,正确研判作战形势,把握总体走向和趋势,提高对作战全局的整体认知和把握能力。首先,研判作战全局变化。应从作战整体认知、作战对手实力变化和己方作战能力增减等方面,深刻认识和把握作战全局的可能发展变化,把握作战的总体走向、战场变化、持续时间和对抗方式等,正确预判战局发展对己方作战带来的可能影响,以便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其次,研判作战对象变化。应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分析研判直接威胁、间接威胁、潜在威胁对象的利益调整和主张变化,并结合军事力量调整部署等方面,研判作战全局的可能发展趋势,着眼趋利避害、争取主动,提前运筹帷幄,掌握战局主动。再次,研判外援支持能力。从近年外军作战实践不难看出,外援支持对作战结局、持续时间等影响越来越大。为此,应加强对作战对手外部援助的研判,适时采取有力措施和手段,削弱或限制敌外部持续援助,以加速推动作战进程向有利于己的方向发展。

理解作战意图。指挥员应深刻领会上级作战意图,准确把握上级作战目的、作战指导、作战要求等内容,深化对上级作战意图的全面认知和作战运用,增强贯彻上级作战意图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坚决性,确保始终与上级保持一致,坚决实现上级作战意图。一要领悟上级作战目的。指挥员应从上级明确的作战任务、作战对象、作战指标、预期效果以及相关要求等中,深刻领悟上级的总体作战意图和达成的作战效果。根据需要也可组织集体专项分析,全面准确地领会上级作战目的,并形成结论性认识,以更好地统一作战思想。二要领悟上级作战指导。作战指导反映上级组织实施作战的总原则、总要求,体现了上级的制胜方法和策略,指挥员应深刻理解上级关于作战的整体设计、基本战法等,并从上级作战指导中领会本级在整体作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找准自身作战定位、厘清作战任务。三要领悟作战限制条件。指挥员应从上级作战命令、指示中,深刻领悟上级关于作战的限制条件和相关要求,特别是上级明确的禁打、限打目标或区域,包括禁止使用、限时使用的空域、频域等,各级要严格遵循和执行,确保严格在上级规范的时空范围和条件下作战。

前瞻战场趋势。现代作战攻防转换频繁、行动对抗激烈、战机稍纵即逝,这增加了指挥员实时预判战场态势发展的难度。各级指挥员只有紧盯战场态势变化,在激烈的攻防对抗中综合权衡利弊、快速果断决策,先敌一步掌控战场发展趋势,才能抢占先机,争取战场主动权。一是从双方对抗焦点研判。指挥员应紧盯双方对抗进展、人员伤亡、综合保障等变化情况,围绕双方对抗矛盾焦点,科学分析预判可能对抗结果,并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适时果断调整部署或采取干预行动,牢牢掌握战场主动,主导和推动作战进程。二是从作战对手变化研判。指挥员应通过分析研究敌方作战理论、敌指挥官素养、敌作战实力变化等,预判作战中敌可能采取的行动、作战企图、预设的优势空间和领域等,进而推导预判战场下步可能发展趋势,并做好针对性应对,以防止出现被动局面。三是从战场环境利弊研判。指挥员应熟悉掌握作战地区地形、道路、河流等情况,根据战场地形分布和对作战带来的可能影响,研判作战中双方可能行动及战场发展趋势,特别对作战地区关键地形争夺做出提前部署,力争先敌夺占和控制,创造有利歼敌态势。

摸清自身底数。实时了解和掌握自身作战能力底数,是指挥员科学用兵、灵活用兵、精确用兵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作战中,指挥员应准确掌握和科学评估自身能力底数,着眼发挥特长优势统筹使用各种作战力量,发挥最大作战效能,以确保作战任务顺利完成。一是预判战损和实力变化。指挥员应通过各种渠道和反馈信息,实时准确掌握己方各种作战力量的战损、实力变化等状态数据,对各作战力量作战能力进行科学准确评估,根据需要适时进行调整控制和补充加强,以保证各作战力量能够始终保持最佳战斗状态。二是预判可能作战重心。指挥员应根据作战任务、战场环境、作战对手等变化情况,分析预判各个作战阶段、时节、关键行动的可能作战重心,提前科学筹划运用作战力量,先机抢占作战关键目标、作战枢纽等,以确保牢牢掌握作战重心主导权,创造战场有利态势。三是预判可能作战风险。指挥员应正确评估作战得失,用冷静的眼光审视战场走向,要在顺局中预判可能出现的危局,做到趋利避害、避免战场被动。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中,面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节节后退,志愿军后勤补给线被拉长,为避免补给困难和敌军可能反扑,前方指挥员审时度势,果断停止战役追击,成功避免了作战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