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蕴含的经济理念 

2024-03-07 来源:《学习时报》2024年03月01日A12版:综合文化 作者:闫培宾 字号:

《论语》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它详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集中反映了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主张,对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仔细研读《论语》,不仅能够了解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思想,也能够感受到孔子的经济理念。

轻利重义、见利思义的“义利”主张是《论语》中重要的经济理念。这里的“利”泛指利益,包括财富。孔子肯定追求财富的正当性,在“述而篇”中,孔子讲“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坦诚地表达了对于财富的追求意愿。但孔子强调求富应有其道,在“里仁篇”中,他明确表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认为人都有追求财富的欲望,但如果不是通过正当途径得到的,宁守清贫也不愿去享受。他虽认可求富的行为,但也反对对利无限制地追逐,即所谓“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认为取利必须合乎义,因此见利时必须想到义。在“宪问篇”中他提出要“见利思义”,意指人在面对利益时,要坚守道德和正义。这里的“思”并不只是简单的一种思考,而是在行动之前的道德评估和审视。他又讲“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强调取财应该以道义为先,在讲道义前提下获取财物,不会被人厌恶。在“里仁篇”中,孔子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的行为是受道义和原则指引的,而“小人”的行为则完全出于私利,通过“君子”与“小人”行为的对比,阐明了义高于利的主张。“述而篇”中又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的财富对自己来说好比浮云,他反复表达了轻利重义的态度。

孔子主张节用、克俭。在“学而篇”“八佾篇”“述而篇”“子罕篇”等篇章中,孔子分别提出“贫而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君子忧道不忧贫”,“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孔子从“礼”“丧”等衣食住行方面提出要崇尚节俭,反对奢靡,同时也主张君子应该安贫乐道。表达了其生活态度和道德观念,强调内心修养和简朴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在“雍也篇”中,孔子赞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做到了安贫乐贫。在“学而篇”中,孔子主张“节用而爱人”,强调执政者应秉持节约之道,兼施仁政。而在“里仁篇”中,他进一步指出,“以约失之者鲜矣”,懂得自我约束再犯错的人是很少见的,提倡自律和克制,遵循礼法。

在国家治理层面主张平均贫富、轻赋薄敛、注重富民也是孔子经济理念中的重要成分。在“季氏篇”中,孔子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强调了平均贫富的重要性,他认为无论是诸侯或者士大夫,不担心财富太少,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因为分配均匀,就不会有贫穷;上下和睦,人口就不会少;社会安定,国家就不会出现倾覆的危险。孔子极力主张实施轻赋薄敛的政策,“先进篇”中有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孔子对于此说道“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冉求违背了孔子倡导的政治主张,帮助季氏聚敛财富、盘剥百姓。孔子没有对冉求姑息,而是严厉指出了他的过错,并要所有的弟子对他进行声讨。

孔子认为“富民”对于国家治理至关重要。“颜渊篇”中言“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意为充足的粮食和军队,才能赢得百姓信任。百姓富足乃是国家富足、政权稳定的前提。如何使民富?孔子在“学而篇”中提出“使民以时”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不滥用民力,及时保证农时的需要,不影响生产。民富后又怎样呢?“子路篇”中讲道:“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把人口与财富放在突出位置,提出了“先富后教”的观点,认为人口充足、经济富裕是德教的基础。孔子重视教化,但并不凭空言道,而是明确教化是在物质生活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有成效的。

《论语》中蕴含的丰富经济理念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仅在古代有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社会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后世研究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