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子兵法》中汲取战略思想 

2024-03-07 来源:《解放军报》2024年3月4日第09版:军事论坛 作者:薛国安 字号:

引 言

战略思想,是关于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通常表现为国防与战争的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孙子兵法》作为中国传统兵学之经典,揭示出思考战争全局的基本路径和关注重点,体现出浓厚的战略思维色彩。其中许多思想观点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对当代战争乃至其他领域的竞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全胜”:孙子战略思想的目标

崇尚和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孙子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相对于西方“暴力至上”而言,孙子这一战略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以和为上”。然而,由于阶级利益、集团利益、民族利益的出现和发展,战争仍然客观存在。因此,孙子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有着多层含义。

首先,“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柔武战略的经典表述。“柔武”一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柔武》中,强调“胜国若化,不动金鼓,善战不斗,故曰柔武”。其中,“柔”表示柔软、柔顺,而“武”表示武力、刚强。柔是表象,武是实质。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将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强调尽可能用外柔内刚的方法迫使对方服从我们的意志,形象地表达了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战略境界。

其次,“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必要前提是以优势的综合实力为坚实基础。孙子崇尚谋略,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但其整个谋略思想体系的基石是实力。他一再告诉人们,无论多么精巧的谋略最终都必须靠实力才能实现。因此,《谋攻篇》提出“全国为上,破国次之”,说明“全”与“破”的关系。“全”虽为上策,但离不开“破”为后盾,没有打破敌国的实力,也就无所谓“全胜”。没有强大的实力作支撑,“不战而屈人之兵”无异于痴人说梦。

再次,“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一系列组合拳的结果。孙子给“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定位是“善之善者也”,即战略应当追求的最高境界。孙子深知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经过艰难的过程,必须运用一系列斗争方式综合发力。所以,他提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其中,“伐谋”“伐交”“伐兵”“攻城”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呈现多种组合方式。无论哪种组合方式,目的都是为了“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即一定要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从而既不使国力兵力受挫,又获得了全面的胜利。这种“全胜”,有力地控制了战争的范围、减少了双方的战损,避免了生灵涂炭,同时获胜的一方实现了利益最大化,自然是“善之善者也”。

通观兵法全篇不难看出,“不战而屈人之兵”既是孙子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统领其战略思想体系的关键之所在。

“道胜”:孙子战略思想的前提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道义,反映在战争问题上往往表现为以是否符合道义为标准,分析双方的强弱,决定作战的攻守。《易经·师》中有言:“师贞,丈人吉,无咎。”意思说,兴兵打仗如果合乎正义,又有德高望重的人临阵指挥,就能顺利取胜而无祸咎。从战争规律上总结,军队为正义而战方能理直气壮,为非正义而战则理屈气衰。孙子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思想,而且将之上升到至关重要的位置。《计篇》中提出的“五事七计”,第一位的就是“道”,意味着在孙子的战略思想体系中,战略筹划、战略决策等问题均以“道”为要旨。“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一旦从道义上赢得军民的普遍认同,军民一定会与国家同生死、共命运,勇往直前,关键时刻绝不会退缩。《谋攻篇》中重申了这一观点:“上下同欲者胜。”孙子在这个问题上虽然着墨不多,但是高度重视。将“道”位列第一,意在告诉人们,道义上胜过敌方是赢得战争胜利的第一要务,也是治国治军的头等大事。“道”是“1”,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等要素都是“0”,有了“1”,其后的每个“0”才有价值,才能形成巨大合力,否则再多的“0”也无济于事。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战争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因素关系更为密切,孙子的这一思想历久弥新,愈发具有活力,为当代军人思考现实战略问题提供了有益依循。

“先胜”:孙子战略思想的基石

自战争产生以来,战场上的胜负似乎主要取决于两军交战的那一时刻。然而,实际上大多数战争的胜负结果早在战前就已经决定了,战场上的较量只不过是对平时战争准备的公开检验而已。对此,孙子有清醒认识和独到见解。他在《形篇》中提出:“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纵观人类战争史,这两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战争胜负的铁律。一切谋略措施,只有建立在战争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孙子特别看重一个“先”字。

在战略决策问题上,《用间篇》提出:“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清楚地说明,预先侦知战略信息是正确决策、作战成功的前提条件。在战争准备问题上,《形篇》强调:“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认为自古以来真正善于筹划战争的人,不是争胜于白刃之间,而是功夫下在战前准备,下在提升自身实力上。在作战指挥问题上,《虚实篇》主张:“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一个“凡”字道出了作战的基本规律,只有先行一步进入战场并做好作战准备的一方才能掌握主动权,后人一步则必定被动挨打。此外,在《作战篇》《军争篇》《地形篇》等篇章中,多次从作战角度阐述了“先得”“先行”“先居”“先至”等方面的谋略方法。当代战争进程短促,开战即决战,孙子谋求“先胜”的战略思想无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知胜”:孙子战略思想的主线

孙子尚智,整个兵法充满智慧的色彩。《作战篇》中指出:“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为了力求做到“尽知”,使战略决策和作战指挥建立在可靠的信息基础之上,孙子十三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反复提出谋求知胜的方法。概括起来看,孙子谋求“知胜”的思想有以下要点:

彼己兼重,尤重难点。正确的决策必须来自于指挥员对敌我双方情况的全面了解,而不能偏于一端,只知彼,或只知己。所以孙子始终将“彼”与“己”并重,且始终把“知彼”放在第一位。因为知己不易,知彼更难,需要下更大的功夫。只有真正做到知彼,才能针对敌方的意图、部署和行动进行正确的战略决策和灵活的作战指挥。

知敌盟友,视野开阔。战争是阶级与阶级、民族与民族、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对抗。尽管孙子生活的年代已经普遍使用“敌”字,孙子却始终坚持强调“知彼知己”,意在提醒决策者和指挥员一定要眼界开阔,全面了解战争双方阵营的情况,不能仅仅盯着当面之敌。往往敌人的盟友就是我们的潜在对手,忽略了潜在对手的情况,则很可能构成盲区、软肋,为其提供可乘之机。

善于巧知,动中知敌。战争双方的心理变化和谋略运用使战场既虚实相间、真假混杂,又瞬息万变。因此,透过战场迷雾和假象,精确了解敌情是古今中外战场上的一大难题。孙子提醒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从虚到实,精准判断对手的意图、状态和行动。

“奇胜”:孙子战略思想的钤键

战争区别于社会其他领域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富于变化。对于战争中常见的矛盾,孙子均以辩证分析的方法,兼论双方特点,同时阐释双方的转化或互动。在众多的矛盾范畴中,奇正无疑最为重要。深究孙子有关“奇正”的论述,有三个方面的观点尤其值得重视。

守正出奇,互相配合。“奇正”是两个大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具体来说,在兵力使用上,用于守备、相持、钳制的为正兵,用于机动、预备、突击的为奇兵;在作战方式上,正面强攻、明攻为正兵,迂回、伏击、暗袭的为奇兵;在谋略运用上,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为正,打破常规、随机创新的为奇。两者之间,守正是基础,出奇是枢机。奇正相互作用,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奇正相生,互相转化。孙子战略思想活的灵魂在奇正问题上表现得最为充分,最为鲜活。奇与正理论上有所区分,实践中却可以相互转化,需要根据敌情、地形等战场的变化而随机应变。孙子认为:“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兵法运用自然也应当不拘一格,通过变化奇正,使敌方眼花缭乱,举足失措,我方则得以集中力量,营造势险节短的有利态势。

奇正造势,避实击虚。奇正相变不是无规则的随意乱变。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主动地变化兵力上的奇正、战法上的奇正、谋略上的奇正,使对方兵力虚弱、决策错误、谋略错乱,而我方则由虚变实,由弱变强,由患变利。在此基础上,再以势险节短之势避实击虚,一举破敌。

当代战争的战场透明度日益提高,战略部署、调兵遣将等活动几乎处在对方全方位、全天候侦察探测系统严密监视下,战略隐蔽、战役奇袭的难度空前提高。我们不妨结合新的战争形态深入研究孙子的奇胜思想,从而创造性地探索破解这些难题的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