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向西方国家客观公正地介绍中国 

2024-04-24 来源:《学习时报》2024年04月12日A7版:中外历史 作者:申蓝 字号:

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澳大利亚时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中,特别提到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Colin Mackerras)。马克林,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澳大利亚联邦人文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传统戏剧、中国在西方的形象以及中澳关系,代表作有《我看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在西方的形象》《西方的中国形象》《中国现代戏剧:从1840年到今天》等。多年来,马克林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中澳友谊,并积极向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客观公正地介绍中国,于2014年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母亲鼓励他打开研究中国的大门

1939年,马克林出生于悉尼,他的父母对子女教育极为重视。母亲喜欢历史、文学、音乐,让他从小受到这些方面的熏陶,并成为他终身的研究兴趣。他的音乐素养很高,尤其酷爱欧洲古典音乐。

马克林读大学时,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罗伯特·孟席斯访问日本后,于1958年设立亚洲研究政府奖学金。母亲鼓励他去申请,认为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未来非常重要。马克林听从母亲的建议,并如愿获得奖学金,前往墨尔本大学堪培拉分校(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前身)学习中文。1961年,马克林赴剑桥大学攻读文学硕士,研究中国唐朝的“安史之乱”。正是这段研究经历,引发了他一生对中国少数民族尤其是维吾尔族及藏族的研究兴趣。

硕士毕业后,马克林与妻子艾丽斯到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英语,他们被称为“外国专家”。这份工作真正打开了他近距离观察、认识、研究中国的大门,开启了他与这个东方古国半个多世纪的深厚情缘。

在北京的两年时间,马克林爱上了中国,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的儿子斯蒂芬在北京出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出生的第一个澳大利亚公民。马克林钟情于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喜欢骑自行车走街串巷。从小喜欢西方歌剧的马克林,还开始欣赏中国戏曲这一不同的戏剧形式。他常到王府井买经典的戏曲唱片,包括梅兰芳和谭鑫培的唱片,还到人民剧场看过梅兰芳的徒弟杜近芳现场的《白蛇传》。通过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戏曲,他后来创作了《中国戏剧简史》《中国现代戏剧:从1840年到今天》等。

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和巨大发展成就

1966年9月,马克林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录取攻读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课题聚焦于1760至1860年中国地方戏与京剧的发展,因此再一次延续与中国的情缘。马克林研究的重点是京剧历史的社会性而非纯粹的历史性研究,让他有机会去了解、研究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的许多领域,进一步增强了他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认知与热爱。博士毕业后,马克林留校工作,从事中国历史、文化和戏剧等汉学研究工作。此后,马克林逐渐成长为启发澳大利亚学界转向亚洲研究的先驱学人,培养了许多当今澳大利亚中国学研究的学者。

从1964年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马克林在过去的60年里总共访华60多次。除了在北京的一些大学任教,他的足迹还遍布中国大江南北,包括港澳台地区特别是云南、贵州、四川、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省区,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与发展,看到了和西方媒体描绘的完全不同的真实景象,也写了许多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的书籍,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与全球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自1912年以来的身份和整体》。作为一名有西方视角的学者,马克林认为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十分具有借鉴意义。他说,一个民族团结的国家一定有明确的关于少数民族的方针和政策。研究汉学、了解中国,不仅要研究古代中国,也要研究现代中国。

多年来,马克林深入中国认真观察、潜心研究,发表了100多篇有关中国的论文,出版了10余本相关专著。他的代表作《我看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在西方的形象》以英文出版后,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视角看待真实的中国,了解西方世界1949年以来不同时期的中国形象及其成因。该书较为全面地展示了1949年至2012年中国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多年亲历中国的经验,对这些形象进行修正、补充,甚至是驳斥。一些美国人对1949年至1972年期间的中国和中国人,进行“污名化”,致使当时的中国在西方尤其是美国存在许多负面形象。而马克林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西方,当时的中国人“聪慧、忠诚、勤奋,是一群与你我无异的常人”,“因为中国的利益背离了西方的利益”,西方国家才尽力“妖魔化”中国。马克林认为,从尼克松访华至2000年近30年的时间里,生气蓬勃、自由、时尚、开放是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他同时谈道,尽管中国还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中国人民在努力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西方的很多“中国形象在我看来依然是有失公允、吹毛求疵的,它们反复强调中国的薄弱之处甚至是无中生有”。他认为,西方国家倾向于夸大中国的不足而忽略中国的成就。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来华的西方学者之一,马克林见证了现代中国发展中的变化和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概括当代中国,那无疑是‘发展’。第一次来中国时,我做梦也不会想到,中国会发展到今天的模样。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飞速发展。”他说。

马克林曾目睹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中国经济落后、文化贫乏:不需要离开北京太远,就可以看到严重的贫困现象。即使在北京,街上的汽车也非常少。“现在,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铁的速度更是不可思议。现在的中国,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民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不断进步开放。”马克林深切感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也在进步,改革开放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具有深远裨益。他说:“当我第一次来北京时,很少有人会说英语,外国人也很少。现在,出租车司机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英语句子与外国人交流。”马克林还发现,人们的观念也与时俱进,例如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据他回忆,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他所教的班级里女生人数基本不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如今,这种现象已大为改观。再比如,以前很少有中国人到外国留学,现在很多中国学生到澳大利亚求学。他由衷地佩服中国人民多年来克服众多困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马克林看来,越来越开放的胸襟、越来越完善的制度,正是中国自信心增强的最好体现。改革开放让中国与世界之间有越来越多的联系和共同利益。他说,“新中国在过去70年的现代化进程中,保留了自己的本质,尊重自己的文化,我对中国的未来非常乐观。”

为促进中澳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多年来,马克林以汉学研究为依托,不仅向澳大利亚和世界其他国家客观地介绍中国,而且积极推动澳大利亚的汉语教学,促进中澳两国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1985—1988年,马克林主持了由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和格里菲斯大学联合录制的20集“龙的语言”系列汉语教学节目。该系列汉语教学片在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播出数次,对澳大利亚中小学的汉语教学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激发了澳大利亚民众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兴趣。2011年,马克林成为全球第一家旅游孔子学院——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旅游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为旅游孔子学院的成立和稳步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年过八旬的马克林,目前仍然活跃在中澳相关的学术研究领域,在中国讲授有关澳大利亚的知识,在澳大利亚传播中国文化。他说,这是一种享受。马克林一生专注中国研究,提倡和推动在澳大利亚开展中国文化和语言教育工作,为促进中澳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得到两国政府的认可及两国学术界的尊敬。在澳大利亚政府方面,1999年,澳大利亚澳中理事会授予他杰出成就奖;2007年,澳大利亚总督授予其澳大利亚勋章。在中国政府方面,1964年,马克林应邀出席中国国庆招待会,并有幸见到毛泽东和周恩来;2014年9月,马克林被授予中国政府“友谊奖”。

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中,曾经这样评价马克林为促进中澳友谊和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半个世纪来,马克林教授60多次访华,在亲历中国发展进步的同时,孜孜不倦向澳大利亚和世界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马克林教授以不懈努力和真挚热情,为两国人民相知相亲搭建起一座桥梁。”

马克林说:“当初决定来中国是受母亲影响,此后的生活,中国也像母亲一样影响了我”。这句话不但概括了他的人生道路,也道出了他对母亲、对中国的真情实感。在他心目中,他早已把中国当作他的第二个故乡。他说,“我是中国的崇拜者”。